区域合作是应对良策—金融海啸下的东南亚经济

2010-10-08 00:00:00 点击数:868 收藏

        2008年,影响东南亚地区形势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就是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刚刚从1997年金融危机阴影下走出来的东南亚再次经受重大考验。此次金融海啸对东南亚各国造成的影响程度如何,将持续多久?不久前,在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金融危机下的东南亚”研讨会上,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认为,要从此次金融海啸的影响中走出来,东南亚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同时他也肯定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在重创发达国家经济的同时,其影响也波及了东南亚各国。曹云华认为,东南亚各国受冲击最大的是实体经济,其中以制造业和出口业首当其冲。但是具体来说,东南亚各国按程度不同又分三类。 
        第一类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一类国家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受金融海啸的冲击最大,主要表现为出口急剧下降,一些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其中新加坡2008年的失业率为2.3%,据预测,新加坡今年的失业率可能会达到4.8%;而马来西亚的全国制造业失业率在10%左右。曹云华预测,这两个国家2009年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 
        第二类国家是菲律宾、印尼和泰国。虽然这三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要低于第一类国家,但是受到的影响仍然较大。制造业受冲击,失业率上升仍旧是困扰这些国家的主要问题。菲律宾劳工部2月23日表示,自去年10月以来,菲律宾国内新登记失业人口已达3.9万余人,失业人员大多来自半导体加工、成衣制造等出口外向型企业,以及5400名在中东和中国台湾等地失去工作的菲籍劳工。泰国由于国内政局动荡持续了三年,又逢国际金融海啸,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情况相对较好的是印尼,因为2009年是印尼的大选年,选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 
        第三类国家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这些国家制造业和出口业也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国内制造业失业人口增加。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纺织品产量在今年头6个月将减少10%-15%,纺织行业的失业人口已达1万人。但是这一类国家主要是农业国,出口少,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小的。

        总的来说,金融海啸冲击了东南亚各国的出口业和制造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东南亚各国失业率上升,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报告显示,金融海啸将导致2300万亚洲人失业,可见失业问题是东南亚各国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加强监管,对抗危机。      
        曹云华认为,此次金融海啸,对东南亚各国金融体系的冲击与影响比较小,只有一些借贷银行和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由于投资美国金融机构,受到较大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此次金融海啸的中心是欧美发达国家,东南亚国家只是一个边缘地带,因此对东南亚各国金融体系冲击远不如1997年金融危机严重;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政府深化改革,加强监管,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有能力增加支出或者是进一步减息,它们的外汇储备都保持在健康水平,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外债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银行的不良贷款减少,也没有像西方的银行一样陷入到问题金融衍生工具中,加强了金融体系抵御危机的能力。亚洲开发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与10年前相比,这个地区的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使各国的金融体系表现较好,大多数国家加强了对银行的监控和管理,使银行部门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突然发生的变化的能力。正是由于这种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使亚洲的银行能够避免金融衍生产品,从而躲过了这一劫。” 
        东南亚各国还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方案,促进本国实体经济的恢复,力求早日摆脱金融海啸的影响。菲律宾政府今年划拨了70亿比索(约合1.49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创造18万个“应急工作岗位”;而马来西亚也推出了一个70亿林吉特(约合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并且表示将尽快推出第二个经济刺激方案。因为有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此次金融海啸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不会持续很久。      
        三、区域合作,共谋发展。         
        曹云华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合作是应对金融海啸的良策。东盟各国也在用实际行动加强区域合作,在2月26日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各方签订了旨在加快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6项经济合作文件,这些合作文件的签署为东盟在2015年实现货物、服务、投资和熟练工人自由流动的东盟经济共同体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东盟各国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保证。 
        同时,曹云华指出,由于发达国家忙于解决国内危机,无暇顾及东南亚地区,中国和印度作为东亚与南亚的两个大国,将在东南亚地区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外部市场萎缩和外部资金流入减少,迫使东南亚国家把未来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转向近邻或周边,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有很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合作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所以中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近几年来,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两廊一圈”建设不断推进等都是中国和东盟加强区域合作的佐证,在2010年即将建成的中国-东盟贸易区也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进一步合作,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助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