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南南合作历程

2014-05-06 00:00:00 点击数:294 收藏

   作者: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程夏蕾

 

     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1981年,她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我国政府共同创办的7个区域中心之一(同期在我国成立的有沼气、桑蚕、淡水养殖、农村综合发展、针灸、小水电和基层卫生等7个研究培训中心)。

 
      中心在南南合作中历经了30多年发展历程,她既是南南合作的受益者,也是南南合作的践行者,可以说中心是我国南南合作成功的见证之一。
 
      一、中心成立背景
 
      自上世纪70年代出现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寻找“替代能源”的渴望持续高涨,小水电作为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最为现实的可再生能源,尤其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许多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制定和实施小水电计划,而中国则较早地走在前面。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小水电建设中的困难,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有关机构逐渐统一认识,认为有必要在小水电发展较好的国家中建立国际性的行业研究培训中心。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连续举办的三次国际会议,从认识上、法律上和联合国办事程序上逐步酝酿成熟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小水电中心的任务。
 
      中心建立的具体事项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面与我国政府(通过当时的外经贸部)洽谈的。整个过程,从1980年初开始酝酿、洽谈、筹备,到1981年11月正式签署《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发展与培训中心项目文件》,历时两年左右。
 
      中心建设资金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投入。联合国UNDP共投入119.2万美金(项目编号CPR/81/004、RAS/80/033、RAS/80/001和RAS/84/001),其中45.7万美金用于购置培训设备,其余用于科研、培训、情报、办公等活动经费。水电部共投资655万元,其中550万元用于征地、办公大楼以及室外给排水、道路等建设,100万元用于职工住宅楼建设。
 
     中心主要职能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国际小水电标准系列及开发设计的技术研究、小水电技术情报的交流和科技合作、同时对小水电重点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开展研究和指导。
 
      二、开展南南合作的情况
 
      (一)国际培训
 
      中心成立前10年主要承担联合国机构委托的国际小水电技术培训,共举办了18期各种类型的小水电培训班,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阿拉伯国家的236名学员参加。1993年后,中心开始承办中国政府委托的小水电援外培训班和研修班,每年举办2到3期。迄今共承办了66期国际培训班及研修班,有来自111个国家1388名学员参加。其中,2011年11月中心在杭州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及小水电部级研讨班反响最为热烈、成果最为丰硕,来自柬埔寨、埃及、加纳、肯尼亚、马拉维、巴基斯坦、菲律宾、塞拉利昂、叙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越南等亚非12个国家的正、副部长及部门高级主管共25位高级别政府官员来华参加了为期7天的研讨。
 
      (二)国际会议与交流
 
      中心成立以来,在国内外主办或承办了25次不同规模的国际性小水电会议,如1986年与英国《国际水力发电与大坝建设》杂志社合办的“第二届国际小水电会议”,来自38个国家的181位外国专家及96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规模空前。1993年在杭州举办的“93国际中小水电设备技术展示会”,有40多个国家1000多人参会。2010年3月由中国驻马其顿使馆和马其顿经济部共同主办、中心承办的“马其顿清洁能源技术与设备推介会”在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举行。开幕式上,中国驻马其顿使馆董春风大使、马其顿经济部长贝西米出席并致辞,马方相关企业负责人近100人与会,数十家媒体到会采访,当地电视台当晚在新闻栏目上进行了重点报道,我使馆和经商处也分别在外交部和商务部网站上发布了推介会成功举办的消息。
 
      此外,中心还派出100多人次专家学者分赴30多个国家参加了各类国际会议,并在一些大会上宣读论文。中心出版的英文《SHP News》已编辑出版92期并发行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国际合作研究
 
      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利用联合国框架支持和资助以及中国政府提供的科研补助经费,与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合作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
 
      由联合国框架支持和资助的亚太小水电网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主要有“电子负荷控制器(ELC)的应用研究”、“小水电站自动化、远动化试点”、“新型水轮机的试验研发项目”等。其中 “小水电站自动化、远动化试点”是1981年联合国CPR/81/004亚太区域网项目中主要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也是水利部重点科研项目,参加单位先后有10多个,联合国投入8.2万美元,水利部投入23万元人民币,地方政府投入27.3万元。该项目是我国系统研究小水电自动化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拉开了中国小水电站自动化、远动化建设的序幕。
 
      由中国政府提供科研补助经费开展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主要包括中越长期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条件下农村水电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国际技术引进项目“中小水电无人值班技术”、“农村电力系统降损节能技术”、“模式变电站技术及设备”、“箱式整装小水电站关键技术”、“电网节能表专用集成芯片”等。2013年我中心申报的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巴基斯坦小型水电联合研究中心”获得批准并启动。
 
      (四)小水电工程对外援助
 
      中心承担并完成了商务部下达的3个援外项目:圭亚那莫科—莫科水电站的设计任务、古巴科罗赫及莫阿2座水电站设备供货及技术服务任务以及向越南提供3000多套微型水电机组的援外任务。
 
      (五)小水电咨询与设备出口
 
      中心成立以来,为越南、蒙古、卢旺达、苏丹、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古巴、土耳其、圭亚那、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秘鲁、斐济、巴基斯坦、安哥拉、肯尼亚、孟加拉国、不丹、泰国、马其顿、巴西、瓦努阿图等30多个国家提供65个小水电规划、设计、咨询及设备成套等技术服务,其中建成发电小水电站28座,合同额达到8000多万美金,推动了中国小水电技术和设备走向世界。
 
      三、南南合作成功经验
 
      (一)在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支持下,不断增强中心自我发展能力
 
      中心是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投入创办的。成立之初,中心规模不大,人员不到40人,对国际合作工作很陌生。联合国UNDP和UNIDO以及外经部交流中心和水利部外事部门及时周到的指导,对中心的工作开展和工作人员的国际合作能力的迅速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心在建设初期条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承办第一期国际培训班,以实际能力和成效争强联合国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承办亚太小水电中心的信心,之后又组织全国专家编写第一部小水电国际培训教材、创办英文刊物《SHP News》、与国际权威刊物举办高规格大型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富有影响力活动,大大提升了中心的国际知名度,创建了一批非联合国支持和资助的合作机会,如与巴西、新西兰、法国、香港、瑞士、美国等的科研合作项目等,都是通过国际会议接触后建立起来的,从而开拓了除联合国安排的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继续支持,为中心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心规模不断扩大,科研人员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达到200多人,固定资产近亿元,中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小水电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国内小水电行业唯一专业科研院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盛誉。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把“亚太地区小水电之家”的美誉和横幅赠送给我中心,2002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在杭州演讲时也盛赞我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分享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宝贵经验,2010年我中心主任获得商务部“中国援外奉献奖”光荣称号。
 
      中心发展历程证明,通过联合国和当地政府前期投入和培育,帮助和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是南南合作成功模式。
 
      (二)抓住机遇,从技术合作扩大到经济和贸易合作
 
      中心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每年都积极承办小水电技术培训与研讨班,迄今共承办了66期国际培训班及研修班,有来自111个国家1388名学员参加。举办培训班,不仅能传授我国小水电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而且能充分发挥国际培训班学员的桥梁作用,从技术合作扩大到经济贸易合作,并进一步转化为贸易合作,推动我国小水电技术与机电设备的出口,走向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此外,培训期间还注重文化交流和人文接触,增强了人民友谊,为发展中国家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出贡献。
 
      在我中心参与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国水电能源领域的领导或技术专家,如一名越南学员已荣升为越南农业部副部长,埃及学员担任埃及电力能源部的部级领导,南非学员担任开普敦市水与卫生厅总工,坦桑尼亚供电公司学员已晋升为公司副总裁,坦桑尼亚矿能部学员现任坦桑尼亚矿能部总工,他们都是帮助我们“走出去”的桥梁,是中国与这些国家小水电合作的促进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对华友好力量。
 
      中心在国外承接的65个小水电规划、设计、咨询及设备成套等技术服务(其中建成发电小水电站28座),有三分之二以上项目都是通过学员介绍或者是与学员创办公司共同承接的,8000多万美金的合同额也为中心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系了国际培训的“多元化效应”。
 
      中心成功“走出去”的实践证明,从技术合作扩大到经济贸易合作,走向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南南合作成功有效途径。
 
      (三)建立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助推南南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对外合作中,中心积极促成政府间在小水电领域的合作,使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在越南,中心与越南水利科学研究院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在中越政府间科技联委会合作框架下,多次成功申报并执行中越科技长期合作项目、短期合作项目,并建立起双边固定合作交流机制。我方为越南政府提供了3000多套用于孤立运行的微型水电机组,帮助其建立小水电自动化实验室以及开展箱式微型机组的试点研发和推广,“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条件下农村水电应急保障技术研究”中也被双方科技部批准纳入中越长期合作项目。2013年我中心申报的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巴小型水电联合研究中心”获得批准并启动。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可以助推南南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充分了解发展中国家需求,创立南南合作的新模式
 
      全球目前尚有大约16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这些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而在这些广大的农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帮助发展国家通过建设小水电,发展经济走出贫困,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发展小水电,普遍存在技术和经济两大障碍,而标准的缺失和当地设备制造和维护能力缺乏,是主要技术障碍之一。据调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小水电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国家标准,很多只能套用大水电标准,很不经济。我国小小水电建设历经6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水电标准体系,在推广小水电适用技术、降低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广受发展中国家欢迎,将中国小水电标准国际化,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目前中心已承担4份标准的翻译工作,并考虑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委会合作编制小水电《指导性技术文件》。同时中心通过建立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培育当地设备制造和维护能力,推进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小水电南南合作从技术合作全面推向经济合作,并走向战略性合作伙伴模式。
 
      通过建立国际小水电标准及培育当地小水电设备制造和维护能力等途径,将小水电南南合作推向战略性合作伙伴新模式。
 
      在新形势下,中心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小水电领域的专业研究和培训机构,要深刻认识小水电国际合作在促进我国对外交往,提升我国国际威望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立南南合作的新模式,依托自身优势,切实开展小水电双边和多边合作研究、交流与培训,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小水电,为发展中国家小水电开发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中国小水电全面登上国际舞台,这也将是我中心不断发展所追求的宏伟目标。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