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澜湄合作迈向新征程

2016-04-07 00:00:00 点击数:693 收藏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迈向新征程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下简称澜湄合作) 首次领导人会议将在三亚举行。应李克强总理邀请,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领导人将共同出席。今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也是澜湄合作开局之年。首次领导人会议对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有建章立制、开篇定调的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将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与会各方将回顾建立澜湄合作机制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下阶段重点合作目标和计划。而据柬埔寨新闻社和老挝《万象时报》报道,领导人会议还将签署一系列澜湄合作重要文件,包括《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领导人首次会议三亚宣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以及公布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早期收获项目等。
 
  推进澜湄合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也是为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与繁荣提出的中国方案。2。14年,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重要倡议,得到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积极响应。2。15年至今,澜湄合作机制已举行了三次高官会和一次六国工作组会议,在筹备中就合作目标、原则、重点合作领域、机制建设等达成一致。
 
  相比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合作机制,澜湄合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流域内国家为主导。澜湄合作机制由流域内全部六个国家参与和主导,相比于其他由域外国家主导的合作机制,在推进跨境贸易、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及人文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合作方向高度契合,有力促进区域一体化。澜湄合作确定以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为三大合作领域,这与东盟共同体建设的三大支柱是完全契合的;而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贸、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为优先方向,则将与其他合作机制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将为中国·东盟合作增加新的内涵。三是着重务实已初见成效。在2。15年11月举行的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上,各方已提出了78个早期收获项目。随着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互联互通项目的顺利开展、跨境自贸区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包括亚投行、中国·东盟合作基金等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不断到位,澜湄合作的成果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将为流域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也正是因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发展理念,使得澜湄合作能够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眼下,湄公河流域国家正遭受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而中国在同样遭灾的情况下,毅然开闸放水,缓解下游国家灾情,得到了流域国家的集体“点赞”。越南《人民报》报道,在3月中旬召开的湄公河委员会第43次全体会议上,越方就对中方开闸放水的决定表达了感谢。柬埔寨新闻社援引柬外交部表态称,中方开闸放水的决定体现了中方与湄公河国家在水资源共同开发方面的良好合作。而泰国《曼谷邮报》的报道则称,中国的“救命水”来了。文章表示,在湄公河的上游,中国的云南省同样遭受着近9。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澜沧江水位已下降约2。%。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为下游国家提供支持,实为义举。
 
  澜沧江·湄公河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是世界第七大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其在我国境内河段名为澜沧江,而在我境外河段被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全长约49。9公里,流域总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目前,湄公河流域国家已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 (GMS) 经济合作,湄公河委员会(MRG ,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AGMEGS)(不含中国)等一系列合作机制。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