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凯在第43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上发言

2012-10-16 00:00:00 点击数:625 收藏

  第43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当地时间2012年8月28日-31日在库克群岛拉罗汤加岛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大洋岛国——太平洋挑战”。15个岛国领导人讨论了地区经济贸易、海洋资源保护、气候变化、斐济局势等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率团参加了太平洋岛国论坛。

  太平洋岛国论坛是南太平洋国家政府间加强区域合作、协调对外政策的区域合作组织,其16个成员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萨摩亚、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巴斯、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瑙鲁、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帕劳、库克群岛和纽埃。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上说,今年是中国政府连续第23年派代表出席论坛对话会。

  崔天凯说,当前,国际地区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既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日益多样化的挑战。太平洋岛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亚太大家庭其他成员一样,也面临着提升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紧迫课题。多年来,太平洋岛国论坛年度对话会为各方共商岛国发展大计、共谋地区合作、共促和谐稳定环境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作为对话伙伴,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平台,深入了解岛国人民的所思所想,针对岛国人民的所需所求,深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为岛国谋利益、促发展,在切实尊重岛国愿望的基础上,在岛国关切的经贸、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问题上采取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促进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岛国共同分享亚太发展的成果。

  崔天凯说,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同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作为岛国的真诚朋友和合作伙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岛国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岛国友好交往,尽己所能向岛国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努力拓宽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支持各岛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我们对岛国政策的着眼点是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始终将岛国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岛国经济社会发展多做实事。今后,中方将采取以下具体举措,帮助岛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持高层交往。欢迎更多岛国政府、议会、政党领导人访华。明年适时在华举办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继续邀请太平洋岛国政治家考察团访华。欢迎岛国政要出席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积极帮助岛国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岛国援建更多基础设施和生产型项目,向岛国增派农业、医疗和各类技术专家,继续“送医上岛”、增加对岛国培训名额,进一步免除最不发达岛国债务负担,并视情积极考虑其他有关岛国延期偿债要求。中方将在2013年向最不发达建交国提供95%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积极落实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上宣布的有关措施。通过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信托基金捐款600万美元,帮助太平洋岛国等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关项目, 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安排2亿元人民币开展为期3年的国际合作,帮助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向有关岛国提供绿色节能产品,邀请岛国参加气候变化培训班。

  ——继续增加向岛国学生提供来华政府奖学金名额,安排更多文艺团组赴岛国访演,支持南太大学办好孔子学院,接待岛国新闻团访华,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

  ——今年继续向“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合作基金”捐资40万美元,用于双方商定的合作项目。继续向论坛贸易与投资专员署提供25万美元资助,向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署提供15万美元资 助。

  ——密切同岛国妇女机构和组织交往。接待更多岛国妇女团组访华,加强在妇女问题国际会议上的沟通与合作,与岛国分享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经验,根据岛国需要提供相关物资援助和培训,为促进岛国妇女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崔天凯说,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环境、实现绿色增长,是包括岛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促进经济增长、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共同诉求。中国是新兴海洋大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特别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及海洋防灾减灾等问题,努力探索绿色增长和蓝色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制订打击非法、违规和擅自捕鱼等活动的相关措施。中方愿与岛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太平洋海洋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将在以下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第一、继续深化与岛国渔业传统合作。中方支持岛国加强能力建设和提高渔业发展水平,愿向岛国提供多功能渔船等物资,援建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厂等基础设施,为岛国培养更多渔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鼓励中国企业赴岛国投资渔业相关领域,帮助岛国发展渔业捕捞、加工、管理和销售能力,并在双、多边领域加强渔业养护和管理合作。中方支持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和《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临时秘书处制订打击非法捕鱼的措施,以实现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加强与岛国在海洋保护领域的合作。我们将继续为岛国举办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培训班,并通过“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在华设立的亚太组织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以及亚太海洋仪器检测与评价中心等平台和渠道,帮助岛国加强海洋开发与保护能力建设。我们愿与岛国共同开展地区海洋环境状况评估以及海洋资源与生态联合研究,探讨开展海洋渔业、能矿、旅游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合作,通过向岛国提供海上调查航段和平台、援建海洋观测站等加强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通过建设区域海洋灾害联合防控体系和网络,共同提升海洋灾害预报与应对能力,携手促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第三、探索深海矿产勘探合作。太平洋岛国深海矿产资源丰富,具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巨大潜力。近年来,中国在太平洋海域成功进行载人潜水器5000米和7000米海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进行深海矿产勘探的技术能力。中方愿根据岛国意愿与自身实际能力,与岛国加强深海矿产资源研究与勘探合作,共同推进有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国家海洋局、大洋协会等单位愿与岛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和加强联系,探讨开展交流合作的可能性。

  崔天凯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并不富裕,对外援助能力还十分有限,但是中国关注和同情岛国面临的困难,一直坚持向岛国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技术援助,真诚支持岛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遵循真诚无私、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我们在援助过程中注重实效,重信守诺,公开透明,开放包容。

  多年来,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为岛国建成了80多个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项目。自上届对话会以来,中国为岛国援建的商业中心、公路升级改造、客货两用船建造和维修、社区学院等项目相继竣工或移交,邀请岛国官员出席“全球卫生外交培训班”,派医疗代表团赴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岛国巡诊,继续派大量农业、渔业专家和各类技术人员到岛国工作,进一步增加岛国赴华留学奖学金和培训名额,并向遭遇自然灾害的岛国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在对外援助实践中,中方重视受援国的长远发展规划,努力做到援助项目与受援国发展战略规划对接,并为受援国制订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中国每年对外援助的金额和项目都经过严格的预算审核、科学论证和技术评估,根据受援国要求和轻重缓急,与受援国政府共同商定援助项目,并认真落实,共同组织项目实施和后续评估。

  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不同于发达国家对外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对外援助走过的历程与发达国家不同,在援助理念、政策、性质、做法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方目前参加机制化多边协调的条件尚不成熟。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继续与其他援助方开展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为地区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