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荷兰使馆经商参处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荷双边经贸合作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减弱,自2010年初起,中荷双边经贸合作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在中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荷在贸易、投资等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荷兰连续第八年保持我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两国经贸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贸易额大幅增长
自年初起,双边贸易即呈现强劲回升势头。据我海关统计,2010年全年中荷贸易额达561.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4.4%,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对荷出口497亿美元,增长35.5%;进口64.8亿美元,增长26.5%。据荷兰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11月,中荷贸易额为330.2亿欧元,同比增长37.2%。其中,荷对华出口48.8亿欧元,增长16.7%;进口261.4亿欧元,增长40.7%。
二、我对荷投资日趋活跃
在荷对华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对荷投资也呈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投资领域更加宽广、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年内,工商银行在荷设立分行;北京银行在荷建立了代表处;上海建工集团与荷兰皇家Volker Wessels集团联合开发建造(双方各投资约5000万欧元)的鹿特丹欧华城项目于6月30日正式动工、湖南湘电集团继2009年收购荷达尔文风能企业后,又并购了荷VMEC风能企业;广西柳工、中国移动、美的集团等纷纷利用荷兰税收等优惠政策在荷设立欧洲总部;深圳中集集团成功中标荷史基辅机场登机廊桥5+5年长期框架改造项目。此外,天津鑫茂科技集团出价近十亿欧元参与全球电缆和光电龙头企业-荷兰DRAKA公司的股权竞购、重庆机电集团出价数亿欧元竞购全球最大的自卸车液压系统供应商-荷兰HYVA公司股权项目。
三、上海世博会为加深了解提供了广阔平台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荷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促进了两国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荷方利用世博会平台举办了近百场投资环境、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研讨和报告会。双方企业充分利用世博会的良好平台进行广泛接触,就农业、新能源、水利、环保等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和协议,有力推动了中荷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四、地方间合作更加紧密
2010年,中荷地方政府高层访问频繁,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北京、湖南、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及地县(市)领导分别率团访问荷兰,与荷方签署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荷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乌特勒支、南荷兰、北布拉邦等省市领导亦先后访华,参加上海世博会,并与我友好省市举行经贸研讨会和洽谈会,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和协议。
五、双方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立场相近
在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中荷双方共同点增多。荷经济企业界对开展对华合作期望值增高。荷一贯主张自由贸易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其对我应对中欧贸易摩擦、推动欧盟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建设性作用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