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期间,12月13日上午,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主办、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支持下召开了主题为“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农业援助合作”的专题会议。
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双边与多边从不同角度、途径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为代表的国际机构作为多边发展合作重要的行为体,在发展议题设定、政策导向、规则制定、项目执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边援助历来为各传统援助国重视,也被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视为参与国际治理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多边援助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位置不断提升,中国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等创新方式,拓展全球发展领域的多边合作。加强多边援助既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也是展现大国担当的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系统发挥多边援助的作用,结合不同多边机构的比较优势,丰富多边合作方式,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本专题会议围绕多边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展开交流对话,分享各方最新动向与经验做法,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提供借鉴。
会上,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副代表欧雯姗致辞,美国全球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员克莱曼斯·兰德斯作了题为“多边发展银行优惠政策的未来”的引导发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战略伙伴关系与政策部门负责人阚薇澜作了题为“加强多边主义:多边合作、UNDP的角色、中国贡献”的主旨发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娴围绕“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多边援助及中国作用”作工作汇报。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彭炯、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分别主持圆桌讨论。
在圆桌论坛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秘书长毛瑞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欧盟驻华代表团发展参赞孔爱阾(Ellen Kelly)、亚洲备灾中心中国项目主任蒋玲玲,围绕多边主义的发展,美国、欧盟的多边援助,防灾减灾,多边和南南合作等问题分享各自经验与观点。
在圆桌讨论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环境与气候议题负责人姜灏,澜湄执法中心副秘书长、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二级警监、二级巡视员姜水,中国医师协会外联部顾问、原中疾控妇幼保健中心国际合作项目部主任董胜利,中标(天津)贸易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从挖掘中国比较优势引领发展议题、执法安全援助、中国对多边平台的运用、中国企业参与多边采购等角度,探讨了对中国参与多边国际发展合作的思考。
来源:中国与国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