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内涵丰富、鼓舞人心。
近年来,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水利部农电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积极部署和开展“小而美”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夯实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全方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注重加强与沿线国家沟通协作,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增进互信、深化友谊、拓展合作。同时,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断探索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农电所路径。
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积极推进“小而美”水利水电项目
水利部部属系统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水利特色和优势,在推进“小而美”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方面大有可为。
水利部农电所近年来发挥小水电行业技术优势,协同国内相关设计咨询、设备制造等单位,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小而美”水利水电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完成了多个小水电项目开发规划、设计、咨询及设备成套供货等服务。例如,针对柬埔寨偏远地区缺电缺水现状,开发了适用于当地高湿高热环境下的光伏储能相关技术设备,在Angtasom学校建成了一套5千瓦的光伏防逆流供电系统,为该学校各个教室及学校水泵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改善了200多名师生在校照明和供水条件;并为1座边防检查站建成了5千瓦光储离网供电系统,保障了检查站照明和空调用电。
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稳步推进小水电等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化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要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要有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加强“一带一路”规则“软联通”意义重大,不仅可以降低国际经贸合作的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因国家之间规则碎片化而导致的投资风险,还有助于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实现合作共赢。
近年来,水利部农电所与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技术署合作共建的中国—巴基斯坦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开展了小型水电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应用,建立了南亚地区小水电基础数据库,积极开展南亚地区水利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培养。协助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编制了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小水电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水利技术标准实施、比对与应用分析,为“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提供适用性标准建议。此外,农电所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小水电技术委员会(ISO/TC339)第二次全体会议筹备和技术工作,开展首份国际标准《小水电技术导则 第1部分:术语》编制工作。
把与共建国家“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务实开展对外技术援外培训和能力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雪中送炭、同舟共济更能体现温度与善意。近年来,水利部农电所顺利完成了“一带一路”国家水资源管理及生态小水电开发等12期来华援外培训线下项目,并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商务部、水利部等大力支持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成功举办了为期21天的小水电技术海外培训班,通过分享中国小水电绿色发展理念、适用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古巴培养小水电及相关专业领域技术管理人才,搭建中古双方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古巴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24年共为亚非拉地区41个国家培养清洁能源、水资源管理、小水电开发、水电站管理运营、大坝安全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管理和技术人才363人。
“小而美”国际合作不仅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水电领域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也为当地民生普惠作出了积极贡献,《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助力东盟海岛居民减贫》《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助力巴基斯坦居民减贫》先后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并被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的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水电减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开展好后续工作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新趋势,不断强化战略思维、安全意识、系统观念、国际视野,立足援外培训、“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国内外行业技术支撑和“小而美”项目实施,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部农电所力量。
(作者为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所长、党委书记)
来源: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