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是来当老师的,但他们还在认真学习

2025-03-26 11:00:00 点击数:98 收藏

“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3月25日正式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专家学者汇聚在海南博鳌,探讨世界变局,共商发展大计。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南南合作的有力推动者。近年来,南南合作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成果?中国在南南合作中发挥着哪些关键作用?南方国家如何评价与中国的合作?25日,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在博鳌年会现场专访了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

王晓军认为,南南合作正在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合作发展是破局的关键出路,而亚洲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始终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的发展进步为南方国家带来希望,中国在与南方国家合作时,务实是最常被发展中国家称赞的词汇。

w700d1q75cms.jpg

王晓军接受长安街知事专访。袁帅摄

知事: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涉及多个有关全球南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分论坛,您将在年会期间重点介绍南南合作的哪些变化和趋势?

王晓军:全球南方正在蓬勃兴起,这涉及140多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未来。我想在论坛期间传达的是,全球南方不仅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在整体中也有各种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他们都有各自的脆弱性和诉求。在全球南方共同走向繁荣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来设计南南合作的策略,能够使更多南方国家在全球南方框架下受益,全球南方应该不让一个国家掉队。

区域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在全球化遭受冲击的今天,在区域层面开展合作是非常务实的做法,包括区域机制、次区域机制,还有邻国之间的合作,而亚洲在这方面给世界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澜湄合作机制等,不仅着眼经济发展,也通过各类合作机制使国家之间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因此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势,对世界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从纵向来看,相较于几十年前,南南合作如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绿色、更智慧,也更加包容。尤其是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南南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以数据为导向的发展方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机遇。

知事: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您认为南方国家面对的“世界变局”是什么?如何“破局”?

王晓军:当下世界变乱交织,南南合作更显难能可贵。地区冲突、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缓慢等,都是南方国家面对的“世界变局”。如何“破局”,我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够减少冲突,只有合作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中国其实是给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提振了信心。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突飞猛进,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机遇和合作的潜力;通过推动技术革新、绿色发展,中国为未来议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开放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等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对接,始终将发展成果惠及其他南方国家。

这个世界不能丢了希望。我觉得,南方国家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观照自身,它们看到的是希望,在与中国这样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发展的时候,大家的劲头都更足。

知事: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南方国家如何评价与中国的合作?

王晓军:在南南合作中,中国一直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倡导者。比如当下面临技术革命的浪潮,很多新兴经济体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非常积极,也有很多相关发展方案。但是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欠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还无法充分享受到技术浪潮带来的益处,长此以往世界会变得更加撕裂。

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积极倡导让所有国家在技术浪潮中受益,例如中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倡导并在去年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的一项决议,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我也看到,中国把很多以数据为支撑的解决方案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共享。可以说,中国正在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几年,世界上“噪音”不断,而中国的声音始终是开放、合作、发展、共赢,这对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来说,就是最好的声音。我还经常听到一个词,发展中国家觉得和中国的合作是非常务实的。中国能针对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实际困难,考虑到成本效益,推出更加适合当地的解决方案。这恰恰是出于对合作方的尊重,真正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行合作。

举例来说,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和联合国减灾署、世界卫生组织,坚持多年在做一个全球培训,内容是如何在城市中建设更有韧性的防灾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中国积极参与,不仅贡献自己的经验,还非常谦虚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就在上周的培训中,有知名的中国民间救援队参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者就说“中国应该是来当老师的”,但是救援队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做法、联合国的标准,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我觉得,这种平等务实的态度,给南方国家和世界各国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