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发展中国家小农户提升粮食产后减损能力

2025-07-22 11:26:00 点击数:65 收藏

2025年7月10日,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和总部气候韧性部门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农村部支持的“2025年小农户粮食产后减损”系列线上研讨活动圆满结束。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41个国家的226位学员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地方协会及世界粮食计划署区域和国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充分体现了全球对小农户产后减损议题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参与。

微信图片_20250722093313.png

本次线上研讨会共设三场,分别聚焦粮食干燥、仓储及市场链接三大关键环节,围绕小农户粮食产后减损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展开深入交流。活动邀请多位专家与实践者,分享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及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南南合作中技术转移的模式与路径。此次研讨为拓展合作搭建了桥梁纽带,将助力发展中国家小农户提升粮食产后减损能力。

在活动开幕式上,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指出,降低小农户粮食产后损失,对于改善农村生计、增强粮食系统韧性意义重大。他表示,希望通过南南合作的知识分享与技术转移,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小农户在粮食产后减损方面的能力。

研讨中,来自中国、加纳、科特迪瓦、津巴布韦、冈比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分享了各自支持小农户粮食产后减损的创新实践。其中,中国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的专家,围绕中国粮食产后烘储中心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小农户储粮用具推广等经验,系统介绍了中国在提升小农户产后减损能力上的具体做法与成效,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世界粮食计划署总部气候韧性部门项目处小农市场支持团队负责人索莱尔•勒赫(Solal Lehec)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未来应重点关注兼具包容性、可推广性且适应气候变化的产后减损方案。他强调,世界粮食计划署将持续分享成功经验,与各方携手努力,确保每一粒粮食不被浪费,每一个小农户不被落下。

来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