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星期日时报》7月3日消息,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今日发表演说,就国内日渐严峻的燃油和外汇短缺问题做出回应。
关于燃油问题,穆称马拉维援助国不断要求马燃油贸易自由化,而马政府也希望进口商进行燃油储备,但目前为止,马燃油进口和销售均掌握在私营公司手中,由于油价不稳定,进口商为规避风险而拒绝存油。为此,马政府即将接管燃油进口权并自坦桑尼亚购买足够燃油储备,期待自七月中旬起将满足马拉维人民至少6个月的燃油消费。
关于外汇问题,马援助国曾建议马将外汇储备由央行下放至商业银行,马政府计划采纳此建议,但担心一些马拉维人购买和储存大量外汇,待本币贬值后牟取暴利,最终导致市场秩序紊乱,物价上涨。穆已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交涉多次,对其通过本币贬值来增加外汇收入的建议表示反对并称,物价上涨将会给已是贫苦不堪的马拉维人带来更大负担,希望IMF拿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谈到政府“零赤字”预算方案时,穆对外界的支持表示感谢,称马拉维仍希望在发展预算上得到外国援助,但政府经常性消费预算则应由马拉维人自己解决。
近年来,马拉维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卡塔尔的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马央行基准利率由2007年15%调整至2010年13%;银行贷款利率由2007年19.25%降至2010年17.67%,商业贷款增多;政府开发援助占GDP比率由2006年16%增至2009年22%;外商投资由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1亿美元恢复至2010年1.8亿美元。尽管IMF多次对马人权等问题进行干预,但2010年仍为马提供了7940万美元资金援助。然而,联合国《2011年非洲经济展望》在预测马拉维经济发展时指出,2011年马财政赤字将由2010年占GDP的1.1%升至6.3%,2012年有可能继续增至7.4%;随着各国援助金额的下降和马铀矿出口逐步稳定,马政府经常性账户赤字差额将由2011年占GDP的1.6%升至2012年3.3%。马拉维经济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应重视私有经济对燃油市场的影响,出台鼓励私营进口商建立油库的优惠政策,同时,逐步对本币进行适量贬值以提高马对燃油的外汇购买力。
(首发子站:驻马拉维经商参处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