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她力量” | 跨越山海的自立赞歌

2025-03-17 10:05:00 点击数:131 收藏

“中国援助给受援国的女性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晰而具体——在许多受援国,传统观念与现实困境常常束缚着女性发展,而中国的援外项目秉持平等与尊重的理念,唤醒了受援国女性的“她力量”,谱写了一首首跨越山海的女性赞歌,让一位位受援国女性的人生绽放出别样光彩。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两位受援国女性的真实故事。

卡布卡布:菌草种植新的希望

斐济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中心的一个群岛国家。生于斐济苏瓦岛的塞鲁瓦亚·卡布卡布,在她26岁那年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后,陷入了一种典型困境:生活的重心被家庭束缚,屋外的世界正与她渐行渐远。

94001.png

卡布卡布近照,来源:新华社

2017年,卡布卡布带着多年攒下的积蓄,养起了奶牛。然而当斐济每年旱季来临之时,中西部地区青饲料无法供应,牛羊掉膘严重,养殖户只好降价抛售,经济损失较大。她深知,尽管可以改善生活,但养牛带来的收入并不稳定。

2019年,卡布卡布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菌草技术培训的消息。彼时,在斐济的第三大城市楠迪,早在2014年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项目便已落地实施。看到菌草培训消息的那一刻,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迅速闪过:“也许这能解决饲料的问题。”卡布卡布的执行力总是那么强,在她的号召和带领下,12名妇女乳业组织成员和她一起参加了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培训班。

培训结束后,卡布卡布发现,菌草不仅能解决饲料的问题,更能让她们有一项新的收入来源:种菌草蘑菇。她算了一笔账,普通农户仅需利用房前屋后的10平方米闲置土地培育菌草平菇,一年种四茬,便可收获近1200公斤的菌菇,总收入预计可达2万斐济元(约6万元人民币),这远远超过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

在卡布卡布眼中,中国的专家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把她们当朋友,在认真帮她们解决困难。正是这份质朴且具体的善意,让卡布卡布做出了一个决定——相信来自中国的菌草蕴藏着无限的前景,并想带领当地妇女一起,依靠菌草技术活出另一种精彩的人生。

卡布卡布开了一家小型蘑菇农场,从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领取菌袋后进行种植。她仍清晰记得,第一批蘑菇就收获了2500斐济元(约8000元人民币),她用这笔钱为家人购置了电器、锅、食物和衣服等。

这种改变并不是偶然,她实践的正是一套被验证了无数次的“中国方案”——菌草技术不仅在中国脱贫攻坚中切实可行,还能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根发芽,帮助更多人改写命运。

随着收入增加,卡布卡布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她发现自己的价值正朝着更广阔的地方延伸——她从一个受益者转换到了带领者。2023年底,卡布卡布当选为斐济蘑菇种植者协会主席,致力于充分开拓斐济的菌草菇市场。“菌草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一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她说。

如今,她还成为了世界交流的使者。2024年6月,她受邀前往瑞士日内瓦,参加世贸组织第九届促贸援助全球审议大会“粮食安全”主题分会,和菌草之父林占熺教授一起在国际讲台分享她的故事。

卡布卡布对如今能够为当地社区和女性同胞作贡献而感到非常自豪。回想起第一次遇到菌草的时候,她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和一个未知的领域。未曾想一次邂逅,不仅为我和同伴们提供了新机遇,还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梦想。”

圣普单亲妈妈的“彩蛋”人生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是非洲中西侧几内亚湾东南部岛国,距非洲大陆201公里。在圣普北部洛巴塔大区卡德拉斯村里有一位超级妈妈——安东尼娅。2021年12月,援圣普农牧业技术援助项目结合中国扶贫经验和模式和当地实际,在这里建立了首个“中圣普农业减贫示范村”,为安东尼娅和当地女性点亮了希望之光。

94008.jpg

安东尼娅和中国专家

十五年前,安东尼娅的丈夫离世,留下她和四个孩子。生活的重担瞬间压在她肩上,日子过得紧巴巴,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但安东尼娅没有认输,她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2021年12月,命运的转机来了。中国农业专家组发现了这位坚韧乐观的“硬核妈妈”——虽然生活艰难,但安东尼娅的致富愿望特别强烈。中国专家组被她的精神打动,决定将她纳入蛋鸡养殖示范户,为她建起了蛋鸡舍,送来了50只蛋鸡苗和饲料、疫苗、药品。

从此,安东尼娅开启了她的养鸡事业。她每天起早贪黑,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料这些蛋鸡。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卖鸡蛋和淘汰的蛋鸡,安东尼娅赚到了35849.1多布拉(当地货币,约合1707美元)。这笔钱不仅让全家过上了温饱不愁的日子,还让她拥有了第一台彩电。当彩电搬进家门的那一刻,安东尼娅笑得像个孩子。她激动地说:“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家有电视了!感谢中国!感谢中国农业专家!”这份喜悦像一颗甜甜的糖果,融化了她多年来的辛酸。

安东尼娅不仅是养鸡达人,更是一位用坚韧和努力改写命运的超级妈妈,成为了当地女性的榜样,激发了她们自力更生的勇气,让她们看到了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在援圣普农牧业技术援助项目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女性加入养殖、种植等项目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摆脱贫困,走上幸福之路。

来源: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