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至18日,应非洲经济区组织(AEZO)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与该组织在摩洛哥丹吉尔联合主办“非洲特殊经济区学院”研习班。来自24个非洲国家的50余位园区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代表参加活动并顺利结业。来自中国、摩洛哥等国以及工发组织、非洲经济区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专家负责授课,共同深化园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拓展南南与三方合作范式。
作为工发组织首次专门面向非洲国家举办的园区培训,本次活动是落实工发组织与非洲经济区组织2024年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创新举措,也是由工发组织和中国商务部联合主办,即将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自贸园区建设助力工业创新与全球贸易”分论坛的先导活动。
在开班致辞中,工发组织产业园区跨部门工作组协调员、亚太地区局局长赵杰先生指出,本次活动是工发组织全面支持非洲特殊经济区发展的生动写照,工发组织将发挥好产业园区知识平台、《工业园区国际指南》等资源的效用,依托南南和三方工业合作,持续为非洲国家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他表示,本次活动的交流研讨将在今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论坛期间得以延续和深化,诚邀非洲各国积极参与,为全球工业贸易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工发组织驻摩洛哥代表Sanae Lahlou女士强调,南南和三方合作模式对促进非洲包容和可持续工业化至关重要,在该模式指引下,“非洲特殊经济区学院”将有力促进非洲大陆产业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
非洲经济区组织秘书长、丹吉尔地中海园区执行主任Ahmed Bennis先生指出,本次活动是落实双方合作愿景的务实之举,“非洲特殊经济区学院”将为非洲园区管理运营人员搭建技能提升、知识转移、深化合作的平台网络。
为期四天的研习班涵盖专题授课、研讨对话、汇报分享等环节,并组织前往丹吉尔地中海港综合设施及产业平台实地考察。活动期间,来自非洲经济区组织和丹吉尔地中海园区的专家从技术战略规划、产业变革、数字化等角度,介绍了成功实践;工发组织可持续投资和负责任商业处处长Stefan Kratzsch先生等工发组织专家以及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秘书处、法国开发署等机构的代表围绕生态产业园区、农产业园区、投资促进战略、数字化平台建设、社会经济包容性等展开深度分享;非洲各国学员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园区和工业化优先事项及经验。
作为来自中国的专家代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主任宋雨燕女士全面回顾了中国国家级经开区四十余年可持续发展历程,强调了园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并结合天津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具体案例,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管理创新等三方面总结了绿色园区建设路径。
中国进出口银行西北非代表处首席代表孙兴建先生介绍了该行在全球尤其是非洲的园区典型项目及相关金融产品服务,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探讨了助力非洲园区发展的可持续融资方案和机遇,总结了多种“园区建设+”创新模式,包括基础设施、职业教育、ESG、投资等。中国专家的分享为非洲国家学员提供了宝贵参考。
本次研习班的南南和三方合作特色受到非洲各国参训学员的积极赞赏。在工发组织、非洲经济区组织和摩洛哥丹吉尔地中海港集团的共同支持下,“非洲特殊经济区学院”倡议将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整合非洲大陆超250家在营园区知识和产业能力,打造面向区域、联通国际的园区专业发展中心,扩大非洲特殊经济区影响力,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更好实施,促进产业发展、贸易融通和经济多元化。
本次活动亦为今年11月虹桥论坛“自贸园区建设助力工业创新与全球贸易”分论坛提前预热。届时,该分论坛将邀请来自各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产学界嘉宾,深入探讨发展自贸园区的时代意义和挑战机遇,共商创新协同战略,分享成功实践案例,以凝聚各方共识,充分发挥自贸园区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汇聚全球开放合力。
今年上半年,工发组织还分别于中国上海和泰国曼谷成功举办了2025年产业园区领导力培训班与气候适应性和智慧产业园区研讨班,面向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集中开展能力建设活动。
来源:联合国工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