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丨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新地” 中国中部地区加速“拥抱”世界

2024-06-04 14:00:05 点击数:68 收藏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内,转运卡车往来穿梭,大型龙门吊有序装运印有“中欧班列”等字样的各色集装箱。5月,有近40列中欧班列满载着汽车、光伏储能等“安徽造”产品从这里驶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从十年前开行之初全年十多列,到现在平均每天一两列,线路通达全球18个国家、144个国际站点城市,大大拉近了安徽和世界的距离。”合肥铁路物流中心营销经理候忠成说。自合肥中欧班列开行之初就参与其中的他,见证了这个“钢铁驼队”的昼夜星驰和迅速拓展。

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中部六省不沿边、不靠海,一度被认为是对外开放的“洼地”。如今,随着中部地区不断畅通开放通道、升级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曾经的“开放洼地”将发展的目光看向世界,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正在形成。

在湖北,“空中丝路”畅达全球,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今年货运量预计突破120万吨;在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从2015年的不到400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23年的237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25%……通过打造多个国际物流通道,中国中部地区正在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出海”的国际物流体系。

持续升级扩容的开放通道为中部地区“拥抱”世界夯实根基。数据显示,2022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2023年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3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也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正在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发展,为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注入新动能。

009.jpg

2023年8月21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市试跑。新华社记者 程一恒 摄

今年4月初,一款全新的智轨电车亮相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启为期40多天的试跑。智轨电车的生产方正是位于中部省份湖南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

这款由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智轨电车具有虚拟轨迹跟随能力,此次在伊斯坦布尔试跑的车辆搭载智能驾驶技术,可以进行有人值守的正线全自动驾驶,设计时速可达100公里。“将为伊斯坦布尔城市公共交通带来新的绿色出行方案,缓解交通拥堵压力。”中车株洲所旗下中车智行总经理彭忠红说。

湖南株洲聚集着40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配套企业,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其生产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

在将汽车产业列为“首位产业”的安徽,今年1月至4月汽车产量达92.9万辆,占全国比重超过10%;新能源汽车产量33.1万辆,占全国比重超过11%。不断发展的汽车产业吸引了德国大众、大陆马牌等外资企业持续增资布局。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第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大众安徽的整车制造基地2023年底正式投产。据悉,其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不久后将上市。

“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在电动出行和数字化未来方面与我们有着共同愿景,这是携手并进的基础。”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说。

今年3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5月中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支持中部六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巩固外资外贸基本盘、完善内贸流通体系,加快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支持中部地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支持中部等地区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部省份开展对外贸易提质增效的示范工作;指导中部地区参与“丝路电商”合作,支持河南省在欧洲新建6个海外仓,相关跨境电商空中航线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徽出台支持利润再投资、省级外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认定办法和政策措施,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体系;湖南持续打造“跨国公司湖南行”品牌活动,通过欧洽周、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吸引外资;江西提出创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创新招商模式、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提升项目审批时效……今年以来,中部六省也加紧出台相关措施,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便利外籍人士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中部地区地大物博、人才资源较为突出,加上高科技产业布局呈现向中部扩散趋势,是外商近年来加大在中部地区投资的主要因素。

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