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国际论坛:拼创新概念需要把握时代脉搏

2011-08-26 00:00:00 点击数:252 收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继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中美国”(CHIMERICA)后,欧洲学界最近又有人拼创了“欧非国”(EURAFRICA),主张欧洲和非洲联手抗衡“中美国”垄断性全球影响力。其实,“中美国”一面世就争议不断,连尼尔·弗格森本人都收回了这一说法。“欧非国”的生命力还有待时间检验。不过,概念创新所展露的复杂心态乃至思想误区倒是值得说一说。

  “欧非国”的提出,表明欧洲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上升,急于找一个帮手维持“均势”。“欧非国”也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一部分欧洲人的多疑和偏执。

  目前,的确有不少欧洲人担心中美两国相互接近,有朝一日联手主宰世界,让欧洲沦为次要角色。这些人担心中美两国在非洲的影响不断扩大,蚕食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不自信进一步加重了疑虑,甚至对传统盟友美国也不那么放心。

  一些欧洲人固执地将非洲视为自己的“领地”,不容他人染指,他们的思维似乎还停滞在殖民时代。今天的非洲同世界各主要力量都在积极拓展关系,各种合作机制方兴未艾,早已不是谁家的“后院”。试图利用非洲巩固自身地位倒容易理解,把非洲硬拉进具有排他性的小圈子就有点过火了,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非洲国家失去同外部世界全面合作的机会。究其实质,不是联合而是孤立非洲。

  欧洲与非洲在地缘、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据此拼凑“欧非国”就不靠谱了。“一体化”的前提是平等尊重、互利共赢,这恰恰是欧非之间最缺少的。

  历史上,欧洲列强与非洲之间是殖民者和殖民地的关系。在今天非洲出现的领土、部族纷争背后,仍可看到当年欧洲殖民者留下的长长黑影。上世纪60年代大批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宗主国的身份没有了,可对非洲“家长式”的干涉却从来也没有放松。附加苛刻政治条件的援助一直是欧洲推行对非政策的主要工具,眼下一些非洲国家的乱局更是与某些欧洲国家的插手不无关系。

  直到2005年,欧盟在世界各国加大对非投入的压力下,才首次提出建设“平等、伙伴、自主”的欧非关系。但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做派并未消除。从科特迪瓦到利比亚,欧洲对不听话的非洲政权总会使用最强硬的干预手段。欧盟近年来强力推动“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要求非洲对欧开放除糖和大米以外的所有农产品市场,这无疑忽视了非洲实际发展水平,甚至有可能让脆弱的非洲经济进一步失去竞争力和自主权。

  非洲人对此心知肚明。在最近召开的马拉博非盟首脑会议上,非洲国家顶住欧盟压力,拒绝宣布卡扎菲政权非法。时至今日,非洲人已经不那么容易被忽悠,更不愿意成为别人的附庸。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一个利益相互交融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正在形成,由一两个大国发号施令或是人为搞对立的做法既不合时宜,更不得人心。“中美国”也好,“欧非国”也罢,拼创概念切记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否则,所谓的新概念很可能成为迂腐、不识相的代名词。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