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吉林市农科院科研处巩毅刚处长发言

2010-09-30 00:00:00 点击数:869 收藏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上午好!
        “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自1993年成立以来,先后与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南斯拉夫、朝鲜、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进行了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同时,承担东北亚区域农业合作项目,开展国际间科技培训,并且已经为朝鲜举办了玉米、水稻、马铃薯、畜禽及疾病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等5期(南南合作)技术培训班。
        目前,中心所处的吉林省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形成五大优势:
        1、土地优势。我中心位置在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我国的大粮仓,有常用耕地7000多万亩。
        2、气候优势。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为粮食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秋季光照充分,多晴少雨,昼夜温差大,为粮食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粮食作物营养积累,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3、产品品质优势。我中心黄玉米是一年一季,色泽好,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宜做饲料和工业原料。 我中心水稻是一季晚稻,因生长期长、温差大、土质肥沃、雨水适量,故产出的大米色泽明亮、味香可口,极受消费者喜爱。 大豆是我中心的又一重要农作物,纯正、含油量高。
        4、耕作优势。土地广袤,地势平坦、连片,易于耕种。
        5、人才优势。多年来,我中心凭借教育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科技人才。
        好风凭借力,中心如何能够利用好各种优势,针对当今能源、粮食安全、环境等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已成为我们和东北亚国家之间合作的首要目标。
        东北亚区域国家可采取下面3种方式进行相互间的合作:
        1、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这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彼此间寻求合作的重要途径。
        2、人员互访与交流。中心成立以来,共派出60人到15个国家考察、学习,接待了来自6个国家的42人。“走出去,请进来”是派出人员和引进智力的两条道路。
        3、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作为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培训、研究的基地。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举办5次培训班,培训朝鲜科技人员114人。2009年将继续争取为朝鲜举办“农作物病虫草害技术培训班”。
        第十四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节即将在本中心所处的吉林市召开,欢迎诸位朋友届时光临!             
        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简介
        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地处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省吉林市,占地面积261公顷,其中试验示范地160公顷。现有职工359名,其中有7名研究员、43名副研究员。
        中心设有水稻、大豆、玉米、作物、蔬菜花卉、土肥、植保、农作物化控、畜牧等10个研究所以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吉林省农作物化控重点试验室、吉林省农药产品质量检验站、水稻世代促进温室等机构,是一个专业齐全、集科学研究、科技培训、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面向农业、面向自然区域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交流。
        中心已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有240余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200余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省(部)级奖励90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近百个,研究农业实用技术50余项。
        1998年至2004年中心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办了五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农作物育种与种质资源、科技合作与交流、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