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廖崇光先生会议发言

2010-09-28 00:00:00 点击数:1041 收藏

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荣幸参加今天的“2008年食品行业投资贸易促进交流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对这次重要会议的组织者: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南南(北京)生物技术中心和中非民间商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气候变化、高价食品、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以及贸易协定等一系列原因,发展中国家的食品行业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许多非洲国家的食品很难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主要靠进口。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就拥有全世界25%的贫困人口。目前猛涨的食品价格也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强加了压力,甚至引起了有些地区的社会动荡。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食品行业也许有一定负面影响,然而很难精确地预测这种负面影响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正是由于这些危机,全球的挨饿的人群数量从九十年代开始上升到了现在的9.2亿人。
        各国领导通过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就到2015年使全球一半的营养不良者得到改善这一目标做出承诺。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4年发动粮食安全特别计划,后来逐渐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计划。南南合作就是为实现这些计划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国家间的技术和经济合作。随着目前食品价格的猛涨,气候变化和对生物燃料的需求的出现,这些计划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和评价。最近在粮农组织总部举行的高层会议上,各国代表就倡议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更加关注食品生产和食品工业。
        中国在农业上有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很有经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国成功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源自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环保和可持续的,像杂交水稻、淡水养鱼、沼气技术、小水电等这些技术在中国都十分普及,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迅猛增长,使得中国的农业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在稳定出口的同时,中国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现在中国的农业,不单单是食品资源,还是整个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正如中国的谚语所说的“民以食为天”。
        中国非常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项目,而且也非常愿意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自1997年以来,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中给予了25个国家技术的支持,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国家。来自中国的约800位治水、农业推广与质量控制分析、食品加工与营销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驻这些国家。中国在南南合作机制下,通过与当地农民和推广者的专业性合作,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低价可行且高效的技术。这些技术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热捧。中国与尼日利亚南南合作第一阶段中,在中国专家的支持下,尼日利亚的水产养殖业产量翻了一番。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中尼于上周在北京就开展第二阶段南南合作达成了协议。
        中国通过经济合作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的方式正在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2006年5月,中国在雅加达,就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提高小规模农业和渔业产能,至少6年内提供不少于30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目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达成协议。
        中国高级领导人也对号召发展中国家重视食品安全做出了反应。今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纽约宣布,中国将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 3千万美元作为信托基金。虽然如何使用这笔钱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笔钱的大部分将以南南合作的模式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
        目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领导的食品领域南南合作主要是政府间的合作。中国正在探寻将来能扩展到非政府和私营机构之间合作的有效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随时准备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来推动南南合作,这必定会给中国和非洲大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我再次对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为食品行业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和平台致以衷心的感谢。最后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