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2月15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发布《中国与国际发展报告2023-2024》。报告共五个部分26章,详细分析了当前国际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各方的政策动向与实践特征,并对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议题展开重点分析。为便于读者了解报告内容,我们摘录系列核心观点,分次发布。
8月19日恰逢世界人道主义日,第五篇摘录人道主义援助有关内容。
受经济、粮食及环境危机影响,全球人道主义援助需求不断上升。需求上升的同时,人道主义援助方式以及资金支持并未同步提升,因而人道主义援助成效并不显著,资金缺口也愈加难以弥合。
人道主义资金缺口持续扩大、供应不稳。自2014年后,非联合国主导的人道主义援助募资金额逐步减少。2022年末,联合国将计划援助范围扩大到2.16亿人,呼吁募资额达517亿美元,然而实际筹资额仅有259亿美元,仅达成50%的援助需求,资金缺口首次超250亿美元。同时,联合国人道主义募资主要基于自愿捐款,且易受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影响,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人道主义援助准入问题严峻。以冲突地区等援助风险较高的区域为例,人道主义援助的准入问题对联合国各机构来说是一大挑战。缅甸、乌克兰、也门、阿富汗、乍得、哥伦比亚、刚果(金)、叙利亚等国对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准入都有很高的限制条件。针对援助人员的袭击事件也呈上升趋势,2021年此类事件共发生268起,造成141名援助人员死亡,2020年也有117人死亡,且98%都来自国际组织。此外,大国角力也会造成人道援助准入问题升级,阻碍紧急救援物资进入人道危机区域。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不断升级,形势十分危急严峻。安理会始终无法就呼吁“人道主义停火”的草案达成一致,严重阻碍了人道主义行动进程。
发展、和平、气候等危机外溢,人道主义援助有待拓展。过去二十年来,脆弱国家和受冲突影响国家(FCS)逐步成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重点关注对象,仅依靠单一领域应对危机的方案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世界面对的人道主义危机。以气候变化危机应对为例,仅从气候变化适应及减缓的角度出发,难以应对气候难民的生计问题和重大气候灾害的救援问题等外溢挑战。
——摘自《中国与国际发展报告:透视与展望2023-2024》第六章“新形势下的中国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撰稿人:徐佳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姚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与国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