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重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今年9月22日-23日,联合国召开未来峰会,重申对现有国际议程的承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变革。为此,我们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分享系列文章,使大家了解八大重点领域的中国发展合作实践与贡献。
“互联互通”(connectivity)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有多种界定。全球发展倡议及其相关政策语境下界定的“互联互通”涵盖范围较广,与“一带一路”倡议“五通”的范围基本一致。根据2021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散发的《全球发展倡议概念文件》,“互联互通”既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还包括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以及贸易畅通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链联通”。
根据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Global Infrastructure Connectivity Alliance Initiative)定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指通过交通运输、贸易、通信、能源以及供水网络把各社区、经济体以及国家连成一体,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管道、输电线路、电信、互联网、邮政、海关、供水系统等。规则标准对接的“软联通”与“一带一路”倡议下“政策沟通”的范围类似,上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家发展战略;下到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经贸规则等均可囊括其中。“链联通”是指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的经济联系,基于产业链、价值链的相互依赖关系,与“一带一路”下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范围类似。除此之外,中国政策语境中的全球互联互通还可以指媒体融通、信息交换、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等。本章在后续分析中将其定义为以上“硬联通”的范畴。
互联互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全球联动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中国对外投资和援助的传统优势领域,互联互通理所当然成为中国主张的全球发展倡议的主要支柱之一。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互联互通更是两大倡议的集大成者。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互联互通领域的国际发展合作保持传统、顺应潮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及发展趋势。
互联互通是中国援外传统强项。中国在互联互通领域提供发展援助类型丰富多样,涵盖海、陆、空、电、网等多个领域。其中,交通运输类基础设施是传统强项。《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显示,2013—2018年,中国建成成套项目423个,其中交通运输类项目56个,占总数的八分之一,项目类型包括公路、桥梁、机场、港口等。亚洲是中国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援助的重点地区。代表项目如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卡拉奇高速公路、中国—马尔代夫友谊大桥、孟加拉国中孟友谊八桥等,以及在尼泊尔、马尔代夫、柬埔寨、赞比亚、津巴布韦、多哥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以及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此外,中国还通过优惠贷款等支持电力传输类项目,如塔吉克斯坦直属中央区500千伏输变电项目、老挝塔棉至拉骚230千伏输变电线路、赞比亚卡里巴北—凯富埃西输变电等项目等。
援助方式愈加丰富。除传统的基础设施成套项目外,中国在互联互通领域开始引入规划和可研类技术援助。2019年,DAC统计的全球交通与仓储领域的ODF资金中有24亿美元用于交通政策与管理,占比高达11%。中国将规划、政策、大项目可研等纳入对外援助,是国际发展合作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产物。如埃及卫星技术合作项目、柬埔寨国家道路规划项目、尼泊尔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以2022年启动的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可研为例,根据规划,中尼铁路日喀则一吉隆—加德满都一线全长约443.8公里,由于需要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被视为最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铁路工程之一,可研工作将借鉴中国在艰险复杂山区和高原地区修建铁路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带动中国铁路规划设计“走出去”,促进中尼两国顶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一是紧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旨提高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援助标准。升级完善监督评估体系,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最新推出的援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10个专用指标中,有3项与互联互通相关,分别是交通领域、通信领域和能源领域,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港口作业能力、空运能力、铁路运输能力、通信覆盖和信息化水平、广电收视能力作为量化评价指标,旨在促进援外项目更好发挥实效。二是紧跟全球绿色发展新趋势,建设清洁低碳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如中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的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电网改造项目,有效降低了10%的电网损耗,其设计和建设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理念。再如中国与老挝合作建设的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通过向老方援助太阳能LED路灯、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卡车、新能源环境执法车等低碳节能物资,共同编制低碳示范区规划方案等,倡导低碳交通运输和绿色出行方式。三是倡导透明廉洁。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因体量大、投入资金水平高易成为腐败温床,中国对外援助坚持有腐必反,通过广泛开展项目全流程监管,健全项目实施主体诚信评价体系,在防范项目廉政风险方面取得实效。
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在基础设施“硬援助”方面,据统计,2013—2018年,中国支持建设了37个电信传输网、政务信息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肯尼亚国家光纤骨干网项目、老挝警察指挥中心及政府热线、巴布亚新几内亚集成政务信息系统、孟加拉国政府基础网络三期项目等。在人力资源培训合作“软援助”方面,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方面提升发展中国家相应的能力建设,涵盖巴基斯坦、埃及、乌干达、莫桑比克、圭亚那、肯尼亚、老挝等亚洲、非洲、拉美、南太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摘自《中国与国际发展报告:透视与展望2023-2024》第二十五章“互联互通与国际发展合作”(撰稿人:范伊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